在4月24日那天,可樂曾寫了一篇文章,跟大家簡單的說明了「逆鱗」與「贔屓」這2個字的唸法及意思,
(這2個字是什麼意思呢?「逆鱗」、「贔屓」?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neko-colameme/article?mid=219&prev=221&next=210&l=a&fid=14)
在最後面的地方,可樂稍微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,問了大家一個問題;
「逆鱗」的「逆」為什麼 唸げき,不唸ぎゃく呢,我們不是常在日文裡看到逆に(ぎゃくに)這個字嗎?
…可惜最後也沒有人留言給可樂,讓可樂真是傷心啊…
不過這個東西真的是蠻重要的,所以今天再把它提出來跟大家講一下。
說到「逆鱗」的「逆」不唸「 ぎゃく」却唸「げき」的原因,一定會有很多人想到…該不會一個是音読(おんどく)一個是訓読(くんどく)吧?
噹噹噹…恭禧你猜對了,不過你只說對一半,所以只能領取10個笑臉當禮物…
蝦米?只對了一半,王可樂你是起笑了是嗎?胡說八道的…
可樂可沒起笑喔,雖然我確實有點精神錯亂,但「逆」不管唸是唸「ぎゃく」還是唸「げき」,都是音讀…
這時你們一定又會想;王可樂真的瘋掉了,而且病的不輕,明天沒部落格可以看了…
這邊一定要跟大家說明一下,否則可樂肯定被你們當成瘋子處理…
「逆」可以唸「ぎゃく」也可以唸「げき」,2個都是音讀喔,而它的訓讀呢?最常見的大概就是逆らう(さからう)這個字了,
那為什麼「逆」的音讀會有這麼多的唸法呢?
因為它「叛逆」啊…
說到這邊就要講講學校老師沒講的知識了(純文學相關的日文系可能會講到);
我們都知道,日本的漢字是從中國傳過去的,那漢字的唸法呢?當然也是從中國各個朝代傳過去的,而且各個時代的唸法都不同喔!基本上從中國傳入的唸法可以分為「漢音」、「吳音」和「唐音」3種,這3個唸法全都稱為「音讀」。
「漢音(かんおん)」主要是在7、8世紀由中國唐代的長安地方傳入日本的唸法,
而「吳音(ごおん)」則是在中國南北朝時代由南方的「吳」傳入日本的唸法,
至於「唐音(とうおん)」則是鐮倉時代至江戶時代的那段期間,透過僧人或商人將寧波、杭州的唸音傳入日本的唸法。
其中「漢音」的唸法是目前最常見的音讀,「吳音」則較常出現在佛教用語中,「唐音」則已經很少見了…
說到這邊,大家對「音讀」應該有更進一步的概念了吧!
用「逆」這個字來說明的話;它的漢音唸げき,吳音則念ぎゃく這2個唸法都是音讀的一種。
以上;可樂很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音讀的種類及來源,如果你對日本語的形成及演變很有興趣的話,你可以到書局找看看有沒有「日本語學概論」之類的書,相信你一定可以學到不少東西,不過要是你真的把它讀完,你大概也快精神錯亂了…
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正常、健康愉快的身心喔!
今天就到這邊,再見881。